晨雾尚未完全消散,我们上海工厂的分拣区已经回荡起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,师傅佩戴着防护手套,开始拆解那些缠绕着褐色油污的钯合金管,这些来自电器设备的报废钯管,看似锈蚀的金属管,却在X射线荧光检测仪下,显示出高达5%至8%的钯含量。根据上海再生资源协会的钯碳回收数据,每吨废料中竟蕴含着约200克的钯。
在预处理车间,高压水射流技术被用来剥离管道表面的有机污染物,随后,师傅将钯管废料浸入超声波清洗槽,淡蓝色的溶液中泛起细密的气泡,仿佛在诉说着金属的重生。
进入湿法冶金车间后,场景变得尤为精彩,酸性混合液缓缓倒入玻璃反应釜,钯金属在酸液中逐渐溶解,溶液的颜色由无色慢慢转变为橙红,通过精密控制反应温度在80℃的临界区间,钯元素逐渐脱离合金骨架,最终以氯钯酸铵的形态析出,此过程令钯的溶解率高达99.2%,而铁、铜等杂质则被选择性地过滤掉。之后,加入还原剂,钯离子在溶液中渐渐聚集成细小的暗色颗粒,犹如夜空中凝结的星尘,经过洗涤、烘干,这些沉淀物需要进一步精炼。
精炼区内,电解槽中的化学反应继续进行着,在电流的驱动下,带正电的钯离子向阴极迁移,最终在钛板表面沉积出玫瑰金色的结晶层,数控系统的激光传感器实时监测着镀层的厚度,精度可达微米级,与此同时,溶液在钛阳极上析出棕黑色钯粉。最后,经过高温煅烧工序,熔炼后的金属倒入模具中,冷却形成钯锭。每回收1公斤钯,就意味着减少了30吨原矿的开采,降低了70%的碳排放,这不仅是对资源的再利用,更是对环境的一份贡献。